娄底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春天来临
刚履新市人民政府市长的杨懿文同志因为有多年长沙市商贸服务和长沙县主要领导的履职经历,对娄底商贸服务业怎么定位、如何发展思考很多,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专题会议上提出了强规划、补短板、增业态、优环境,转变观念,促进娄底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这既是加快娄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也预示着娄底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娄底地处湖南的几何中心,随着高铁、高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优势凸显;全国绿化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宜居宜业特点也十分突出;诚通现代、湘中国际南北两个物流园的快速推进和“一核两区四节点”的流通布局,娄底商贸服务业完全具备条件在全市“七个三年行动计划”中率先突破。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统一思想,明确职责,精准发力。从市委政府层面说,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如何吸引人、留住人的课题上认真研究,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用超常手段确保娄底商贸服务业平台别致、业态新颖、环境优良、服务精细;从部门和行业的层面说,要积极配合、科学规划,发挥各自优势,盘活各种资源,引导和扶持企业与投资商在娄底商贸服务业的“小、精、特、优”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从社会和商家的层面说,要发扬“钉子”精神,另辟蹊径,在聚人气、补短板、重特色上作文章。根据娄底目前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首先在市场完善上求突破。湖南浙江商会、温州商会等联手利用仙人桥社区金利达市场的闲置门面,准备兴建区域性百货批发专业市场,利用数百间闲置门面建成娄底特产街、外国商品街以及由于免房租而低于长沙高桥和邵东批发价格的日用品百货批发街,现在正进行详细调研和可行性论证,一旦建成,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同时还可承接诸如“湘博会”等展会的剩余展品,这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小绿叶公司董事长许立先生通过去年一年对全国蔬菜市场的调研考察,拟在老街兴建绿色、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这也不失为娄底商贸服务业补短板的一个正确选择。促进娄底商贸服务业正需要这样的企业和商家大胆尝试;其次要在展会配套上求突破。展会经济是朝阳产业,也是商贸服务的新业态。我市除“湘博会”这几年办出了一些特色外,其他数十个大小展会都没有太多特色。笔者认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湘博会”成为娄底的品牌展会,以农机等机械产品为主,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让全国和世界的农机经销商和采购商都云集娄底,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同时要配套考虑有关市场对“湘博会”闭展后剩余展品的承接。南北物流园要配套兴建专业展馆,承接专业展会。要通过展览会、博贸会达到聚人气、活流通、推产品的目的;再次要在特色服务上求突破。娄底的服务业近年发展迅猛,去年总值达到430余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尽管如此,这一块的特色很不明显,若作出特色,其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比如家政、护理、运输都没有规范的大公司承接;名医、名校的引进和建设任重道远;名品、名牌、特色街道的打造差距很大,这些都需要战略投资商加快投资,寻求突破;第四要在错位发展上求突破。懿文市长在说到娄底如何对接大长沙时生动地比喻澳门和香港,除了赌场外其他方面娄底都可以向澳门学习。在高、大、上方面娄底无法对接大长沙,但可以在小、精、特、优方面来弥补和对接,这就需要与大长沙错位发展来弥补长沙的不足。比如我市有上百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绿色、原生态土特产品,只要在质量认证和品牌打造上下足功夫,完全可以占领长沙市场从而走向全国、全世界。事实上许多优质农产品诸如白溪豆腐、永丰辣酱、新化水酒、渠江薄片、湘村黑猪等都进入了长沙市场,只是因品牌不响导致规模上不来。再比如乡村、休闲旅游也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跟长沙比我市如何做到他有我优,他优我特,他特我精,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应该把她做好、做实、做出成效。